淩雲定期舉辦 #學思達 的活動,主要目的是朝向 #學習型組織 邁進。以翻轉教育的理念,引導學員們「自學」、「思考」、「表達」,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並進而促進組織的學習成長。本期活動主持人帶大家進行「財富自由」的遊戲,主要是從富爸爸與窮爸爸這本書中的現金流遊戲改編而來。
大部分的企業不支持下班後的第二事業,認為應全心投入在本業上。隨著時代演變,現在企業逐漸會鼓勵下班後的休閒活動、修心養性,但對於投資理財仍著墨甚少。第二事業這種說法確實有爭議,一個人如何能顧及多個事業?然而從投資理財的角度來說或不同,投資理財所需花的心力可多可少,費神費力也不一定就能收穫較多。若企業能在給予同仁穩定成長的薪資條件下,又提供正確的投資理財方向,讓同仁能妥善管理資金,是否也更能專注於當下的事業?
職業角色
一開始大家要先抽角色卡,有醫生、廚師、設計師、保全等,還有一位要負責銀行的角色,幫大家做買賣投資的收支付。各個角色在資金上有諸多差異,如初始資產、收入、支出、信用額度、養兒支出等,換個角度來說就是「月現金流」不同。
投資理財的目的
投資理財方式很多,諸如買賣房地產、租屋、創業加盟、買賣股票等。在這遊戲中,投資理財的目的是達到財富自由,簡單來說就是「被動收入」大於「固定支出」。在遊戲初始時會先選好「人生夢想」,每個人生夢想所需的資金不同,在達到財富自由並累積足夠資金後,就能完成人生夢想。
時間控制
這遊戲我們玩了兩期,因為規則稍微複雜,我們規劃的時間又只有一個小時,光是瞭解規則就要花不少時間,結果沒有人在時間內達到財富自由,不過大家還是蠻有心得的。第二期我們簡化許多流程加快遊戲進度,加上有第一期的經驗,在一個小時內多數人都有達到財富自由了,不過對這個遊戲體驗來說,一個小時的時間還是蠻緊迫的。
主持人用1分鐘等於一年來模擬人生,給大家時間的壓力,目標要在75歲以前達到財富自由。
錢滾錢才能滾出大雪球
一開始大家很疑惑,買房那麼貴,出租雖然會帶來被動收入,但是也不足以達到財富自由。買一棟房子或創個業就沒現金了!甚至還要跟銀行貸款,每個月的利息更加劇現金流的壓力。
然而這個思路忽略了房產也可以轉賣,轉賣將滾出額外的一大筆現金,就有機會換到更高價值的資產。說起來簡單,但體認到這一點,才是這個遊戲的開始!我們在第一期遊戲中,一小時的時間,甚至有現金流和資產最高的醫生未能體認這點,享受每月領取高額的現金,最後卻是離財富自由最遙遠的那位。
遊戲進行到一半時,主持人突然公佈說,淩雲科技準備要上市,以每股10元認購,預計上市後市價每股可達30元,請大家踴躍認購。
被資產蒙蔽的高富帥
多數人對這個現金流遊戲的印象是來自「大富翁」,一般平民老百姓都能在這遊戲中扮演大富豪,做大投資,體驗有錢人的一生。從現金流的角度重玩一次這個遊戲後,才發現以前大富翁遊戲中有阿土伯也有金貝貝這樣完全不同背景的角色,並不只是為了遊戲效果,而是從現金流的角度來看,兩種背景的角色要達到財富自由,各有各自的優勢與難度。
在這個財富自由的遊戲中,醫生的初始月現金流最高,可以想像是錢賺得最多;而保全的月現金流最低。我們通常會直覺認為醫生要達到財富自由最容易,但實際遊玩的結果,最早達到財富自由的未必是醫生,有時候甚至還會墊底。主要原因是我們沒有留意到醫生的固定支出也是最多的,因此只要醫生停止工作(沒有主動收入)之後,就開始啃老本了!換句話說,醫生需要累積更多的被動收入才能夠維持他的正常生活,並達到財富自由。
最後的人生夢想都是自己選擇的,達成的難度各不相同。由此可知,財富自由的定義是明確的,但因每個人想要達成的目標不同,對於物慾或者名份必須的支出不同,達到財富自由的難度就也各不相同。
遊戲設定影響結果
遊戲結束後大家心裡覺得奇怪,淩雲認購的股票不是說會上市嗎?主持人是不是忘記了?結果主持人說:對啊!投資的世界裡充滿黑暗,只是說預計會上市,什麼依據都沒有你就相信,當然容易被騙囉!大家一陣譁然!
必須要提醒大家,這是個模擬真實人生的現金流遊戲,很容易把遊戲中體認到的事情套用到現實生活中,但是遊戲終究不等於現實。一方面遊戲為了減少複雜度而會設定許多侷限,二方面當遊戲的平衡設計不夠好時可能會誤導成功的方法。例如在遊戲中可能不斷買房就是最快達到財富自由的捷徑,但在現實生活中考量房市景氣,卻未必如此單純。因此學習到現金流、財富自由、理財投資等觀念,並且模擬實際運行的狀況,才是這個遊戲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穫的。至於如何才是好的理財方法,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